北游录 清 谈迁
北游錄 (清)談遷
目錄
說明
愛國的歷史家談遷(代序)
朱序
自序
紀程
癸巳 (公元一六五三年 清順治十年)
紀郵上
甲午 (公元一六五四年 清順治十一年)
紀郵下
乙未 (公元一六五五年 清順治十二年)
丙申 (公元一六五六年 清順治十三年)
後紀程
記詠上
朱鷺
思悲翁
艾如張
上之回
翁離
鰕(魚且)篇
游仙詞
結客少年場行
戰城南
巫山高
上陵
將進酒
其二
出塞曲
入塞曲
君馬黃
芳樹
有所思
雉子斑
聖人出
上邪
臨高臺
遠如期
石流
俠客行
妾薄命
其二
隴頭吟
煌煌京洛行
箜篌引
江南
薤露
蒿里
對酒
雞鳴
烏生
平陵東
陌上桑
王明君
楚妃歎
王子喬
關山月
洛陽道
長安道
梅花落七首
紫騮馬
雨雪曲
劉生
隴頭水歌四疊征人作
隴頭水歌四疊思婦作
豔歌何嘗行
豔歌行
滿歌行
緩聲行
烏棲曲
吳趨行
長歌行
短歌行
猛虎行
君子行
燕歌行
其二
從軍行
鞠歌行
苦寒行
董逃行
相逢行
長安有俠客行
塘上行
秋胡行
善哉行
東門行
卻東西門行
飲馬長城窟行
上留田行
野田黃雀行
門有車馬客行
墻上難為趨行
日重光行
月重輪行
櫂歌行
玉階怨二首
子夜歌十首
子夜春歌四首
子夜夏歌四首
子夜秋歌四首
子夜冬歌四首
子夜警歌四首
歡聞歌二首
歡聞變歌二首
黃鵠曲二首
長樂佳曲
懊儂歌四首
前溪歌七首
阿子歌二首
嬌女詩
清溪小姑曲
宿阿曲
白石郎
湖就姑曲
姑恩曲
採蓮童曲二首
明下童曲
同生曲二首
三洲歌二首
江陵樂二首
青陽度二首
青驄白馬曲
女兒子
來羅歌三首
烏夜啼二首
估客樂二首
莫愁樂二首
襄陽樂七首
雙行纏
江南弄
龍笛曲
鳳笙曲
採蓮曲
採菱曲
朝雲曲
游女曲
趙瑟曲
秦箏曲
陽春曲
西洲曲
白紵舞歌
東飛伯勞歌
宛轉詞
自君之出矣
邯鄲才人嫁為廝養卒婦
獨漉
紀詠下
始泛
包氏澹永齋對竹
別包令孺
孝廉朱方菴俞君升餞朱太史舟中夜別
嘉興早發
羞墓
鶯脰湖張志和釣魚處
吳江道中
錦帆涇
膠東高相國舊隱吳門追感
虎邱竹枝詞七首
閶門懷古二首
同朱太史虎邱二首
楓橋弔寒山寺
慧山二首
萬歲樓
北固山
甘露寺
多景樓
凌雲亭
狠石
鳳凰池
昭關
戲柬朱太史二首
朱太史招吳丹陽同游金山
環金山城址云故職方楊文驄遺築
韓蘄王祠
妙高台
大峴山
擬游鶴林招隱諸寺不果
避風館即玉山寺前
來煙亭
渡江二首
閱馮先生元成集渡江次韻
瓜州
廣陵七夕
泊廣陵驛記甲申八月陪高相國迎慈鑾于此追感
蕃釐觀訪瓊花不存
廣陵懷古
天寧寺
督師史相國墓
曾襄愍祠
蜀岡
大明寺
平山堂
迷樓遺址今觀音寺
雷塘
二十四橋
大儀鄉韓世忠戰處
鎮遠侯顧成墓被發
淨慧寺
出菴劍安上人追晤話舊
京口嘗陪陳編修實菴今郵詞五種寄謝
露筋女廟
邵伯埭
高郵
甓社湖
七月既望泊寶應月蝕
經高郵寶應諸湖放歌
山陽道中思故友王翃四首
泝流
芒虻
雨阻
射陽湖
淮安
韓侯釣臺
漂母祠
放生池
陸丞相祠
香茅行
河上行
驛卒行
旂鼓行
尋西湖阻潦
或貽朱太史雙鶴漫賦
詠檣
夢中作
枚乘故里
裘東皇至自白下云故京事代述
鍾山鹿蜀犬寄感二首
樓舩行
悼同舟義烏朱生
淮人垣壁多葦蕭樸潔可愛
新建喻叔虞古歙吳德符海鹽姚叔祥並嗜學追述
聞金陵林茂之姑蘇徐元歎近狀
新城帥府行
楚元王廟
淮安晚發
八月朔曉望
水心亭縱步
清江浦
平江侯陳恭襄祠
甘羅城
清口金龍神廟
渡淮
清河縣
野泊觀射
曉舟行
桃源縣
白洋河
野泊見雁
宿遷縣
項王廟
董家溝阻風雨
霽
路馬湖
董家溝以上荻花數十里猗蘼可愛
望邳州諸山
南舟引
淮北雜詠八首
八月十四夜月
中秋台莊對月
嶧縣道中
赤山湖
夏鎮朱尚書祠
獨山湖蓮葉萬頃口占
平沙落雁
夜過南陽鎮
魯橋閘故魯邸賜莊
仲家淺
舟望
李太白酒樓
古南池
白楊
南旺湖
宋康惠公祠
東平道中二首
野次夢山陰劉念臺先生講博學審問節兼示季子挂劍草
過安山閘舟人望梁山嘖嘖宋江事有感
張秋
挂劍臺
即事四首
九月朔聊城道中
聊城朱相國文□墓
微子城
聊城東門魯仲連射書處
望嶽樓
舟經朱相國南北園
臨清
縱步
清源老人行
登永壽寺塔
九月發臨清
朱太史輕舸先別
感古
武城
甲馬營
故城
德州
聞膠州警念故相國高氏
安陵鎮老僧云本內臣監營不告姓
歸夢
滄州弔劉總督燾墓
滄州
青縣
午晴
天津衛
阻風
發天津
楊村
丁字沽望西山雪
試幘
白河阻雪
曉行雪徑
策蹇
漷縣弔岳文肅
宿通州胡氏
皇木廠
英王墓
紀文
故宮賦
萬歲山賦有序
愬突賦有序
賢人訓序代作未用
榮命馳壽序代作未用
賀御史中丞曹秋壑榮任序代
賀都諫雨嵐王公榮擢序代
跋王紫崖出塞記
張使君賑飢冊序代
朱方菴詩稿序代
贈司城章瑞生序代
賀張中甫鄉薦序代
張生乙榜膺貢序代
賀薛□□進士高第序代
賀陳抑之新居序代
壽太常熊伯甘五十序代
壽胡太公序代
壽一品夫人曹太母七十序代
六十自壽序
思陵記
游郗山記
周易輯要序
游西山記
貢市記
大悲菴記
王介人傳
黃石齋先生遺事
設侯公說項羽書
擬蘇武報武帝書
上大司農陳素菴書
上太僕曹秋壑書
寄吳默寘太史書
上吳駿公太史書
又
上霍魯齋大理書
寄張元岵書
寄徐道力書
寄張連侯書
與浦江鄭維持書
寄李楚柔書
與詹去矜書
紀聞上
吏部楹帖
宋濂裔孫
湯若望
通政司參議
人梟
商文毅銀章
徵異
金龍池
透玲碑
王右軍遺墨
沙河古墓
黃侍中祠聯
攷經堂記
海運新攷
趙(山函)游略
王弘慶片石語
瓊花
奉天老民
詩話
胡雲
漳州府額
制書偶遺
甘水
房寰無後
字諫
白石
魏氏石獅
五穀
項氏家箴
王仁
牧羊
泅人
種麥
水稻
早蔬
福州梨
芹
筍藕
檳子沙
芍藥
赤城
鹿園
銀魚
西安低銀
鄧將軍廟
張津
董學
炎帝黍
晏嬰墓
豫讓橋
孫夫人廟
賈島村
袁天綱遺蹟
善濟侯
石蓮
玄狐教
田氏鐵獅
沈氏人頭鳥
天臺金錢
宜安
袁景休
誥軸
石鼓文
窆石
南宋六陵
萬壽寺戒壇
蒯通墓
芯題草
仙梅石
棄金坡
土炭
王龍澤
韓愈
鎖穴
長平公主誄
趙璞
熊明遇
高倬
盛王贊
朱大典
王紹徽
薛國觀
孫之獬
楊昌祚
王厈
辨黃石齋薦事
榜購一詞
崔青蚓
王重戒鱉
岳父執事
王倬續配
續文獻通考
李潛伯
銀山
顧成墓
永順保靖二司土風
珠池
都市
衚衕
洪孝廉
偽正文體
後宮內師
謝茂秦直說
梁州杰
惠世揚
辰州杜烈女詩并自序
陳簡肅
九螭玉樽
神廟遺事
三途並用
試部曹
兔鶻生卵
長坂草
鰣魚
西施神
香毬
岳飛廟
康朔座右銘
諸城古瓦
蟠桃核
元寶
龍宮寶石
麒麟皮
童子命名
夏鍭
丁賓
李蔉
鄭之文
軍器
銅梁
毘陵龍
塞河
章湘友
劉漢儒
仙人島
庚辰進士
錢汝紹
何母董氏
祁彪佳
伶人馬錦
左懋第
閻爾梅
紀聞下
八旗
清朝宗系
首事
修史
滿官
朝饗
滿製
聯宗
離婚
白塔
保債
郭應忠
生日
辮髮
驅疹
爭道
鐵券
樂章
計典
禁囂
輿導
脫籍
墨封
國俗
順治二年十月朔頒曆式
僧轉世
詩刺
敬謹王
婚禮
優賜
張瑄
任珍
左右榜
攝政王
剛林修史
豫王子
肅王子
國議
筆帖式
李雯
招撫
滿書
朝鮮印篆
延生保命丹
試定詞臣
學士內直
貤綸
散館
詞林外銓
公座
止蹕
部院議政
內翰林院印
簡謁
李應試
畿試
押字
滿洲翰林
俸薪
籤例
新人
始朝
屢諭
兵制
籍田
范達禮
孔有德
袁襜如
李人龍
趙維祺
人祭
興學
遠獵
高爾儼
漢相內宅
金之俊
圈田
薊撫
大清律
河決
德宗
孔興燮
蚌像
鄒忠倚
巢震林
孫中麟
金漢蕙
御坐
游費
中翰
馮銓
丁耀亢
神祇
貂裘
蜀試
讓行牌
褒忠
禁良為倡
鄭芝龍
宋獻策
造命
人市
誥勑
啟奏
唐通
卹刑
恩詔
王一品
重禁
陳名夏
修省
星異
詔使
御製
內政輯要序
賣鬼
樂經
鐵斛
馬杌
後湖冊
鸞儀衛
兵餉
恭順侯
兵禍
王秉乾
新樂縣南關題壁
榕城任氏
狂婢
逋伎
鬥牛
岑彭
胡寅呂祖謙
浮萍兔絲
淇竹
禱雨
薦舉
乙未禮闈
聖訓
御試詞臣
顧仁
教習武進士
通鑑全書
藏不入倭
親見大士
劉餘祐題碧雲寺
妓詩
喪禮
白鷹
都督府
伶人
滿洲
魚缸
避疹
文景元
金剛經靈應
物怪
石獸
硝
桑
腹子
吳中龍
漢人僕妾
定水帶
荳漿粥
鄧跋
附錄:談遷和國榷
國榷這部書
談遷寫國榷
辛勤的勞動
談遷生平
北游錄 (清)談遷撰 汪北平點校
說明
談遷是我國十七世紀的愛國歷史家,他的重要歷史著作「國榷」已經出版。「北游錄」是記述他一六五三年(順治十年癸巳)到一六五六年(順治十三年丙申)這四年半去北京期間的經歷見聞,和他寫的一些詩文。全書共九卷,內紀程、紀郵、紀詠、紀聞各二卷,紀文一卷。從這些文字裏,我們可以看到這位愛國的歷史家,為了完成他的「國榷」這部著作,在搜集史料,考訂史實過程中是怎樣不避艱苦,辛勤勞動,同時也可以看到他作為一個明朝的亡國遺民,所表現出來的強烈的愛國思想。關於談遷這個人物的生平思想和他在學術上的成就,吳晗同志曾先後在「愛國的歷史家談遷」和「談遷和國榷」這兩篇文章中作了詳細的介紹和評介。為了幫助讀者了解談遷的生平事蹟和他的學術思想,我們徵得吳晗同志的同意,把「愛國的歷史家談遷」作為本書的代序,同時把「談遷和國榷」附於書後。
奪的文字,無從訂正,因此,這些地方只好暫時保持原樣,以便將來有機會再行校訂。跋文是鄧之誠先生對本書抄本所寫的題記,這次出版時也一併附於書後。由於我們知識有限,在校訂、斷句工作中,錯誤之處,在所不免,敬請讀者隨時指正。
本書是根據鄧之誠所藏抄本和北京圖書館所藏抄本互校斷句排印的。由於原稿寫成後,三百年來未經刊刻,輾轉傳抄中不免會有脫奪,鄧先生曾經作過一些校勘,現在我們又用兩個抄本互校改正了一些明顯的錯誤,但仍然有難讀或疑有
編者 一九六0年一月
愛國的歷史家談遷(代序)
吳晗
公元一六四七年,是清朝順治四年。四年前的五月初一,清攝政王多爾袞入北京。同一天明宗室福王入南京,過了十二天作了皇帝,改次年年號為弘光。第二年五月清軍入南京,弘光被俘,明朝亡國。
一六四七年八月間,浙江海寧縣的一個村落麻涇,村邊一片棗林里,住著一位老秀才談遷,此人既老且窮,半夜裏忽然被小偷光顧,破衣爛衫,什麼也沒有動,只偷走一部文稿,叫做「國榷」。
這部書是談遷編的明朝編年史,從公元一三二八年到公元一六四五年,每年按月按日編的大事紀。內容主要根據明朝的實錄和一百多家明朝史家的著作,經過細心的編排考訂,寫了改,改了再寫,一連改了六次才編成的一部大書。
他是一個窮秀才,買不起書,當時也沒有圖書館可以借書。明朝實錄是紀載每一皇帝在位時的編年史,沒有刻本,只有少數的大官僚家裏才有傳抄本。他為了研究明朝歷史,托人情、拉關係、左求右求,好容易才求通了鄰縣的幾家大郡紳,經常跑一百多里路,帶著鋪蓋伙食去抄書,抄了多少年,費了多少精力,終於把這部五百多萬字的大書編成了,十分得意。縱然刻不起板,不能傳布開去,但是,只要有了稿子,將來總會有機會出版的。
他為什麼要編這部書?公元一六二一年,他二十九歲,那一年,母親死了,在家守孝。他原來對歷史有興趣,讀了不少書,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知識,恰好得到一部陳建著的「皇明通紀」,便仔細閱讀,不料越讀越生氣,書裏記載的史事有很多錯誤,見解也很膚淺,心想這樣的書不是害人嗎,不但糟塌人的時間,還給人以錯誤的史實和看法。便下決心自己編寫。編書的主要根據是明朝實錄,經過仔細研究,有幾朝實錄也很不可靠,例如明太祖實錄是經過三次改寫的,改一次便隱沒了不少歷史真相。明孝宗的實錄是正德時的奸臣焦芳編的,凡是他所不滿意的好人都亂罵一通,把白的說成黑的,很不可靠。為了求得歷史事實的比較真實可靠,他便發憤通讀所能借到抄到的一百幾十家明朝歷史家的著作,互相對證比較,一條條的札記,按年月分別放在有很多抽屜的櫃子裏,再按年月按事綜合研究,擇善而從,編成這部書。總之,他原來編「國榷」的目的是從歷史的真實性出發的,要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編成一部可信的國史。
不料一六四四年清人入關,一六四五年弘光被俘,這一年他已經五十三歲了。亡國之慟,十分悲憤,在所著「棗林雜俎」裏寫上一段題記說:『我的祖先,因南宋亡,避難搬到海寧的棗林。如今不到四百年,又是南宋亡國時的局面了。我年紀大了,說不上那個早上晚上死去,能逃到哪裏去呢?桃花源在哪裏呢?只好在棗林算了!』崇禎、弘光這兩朝是沒有實錄的,他便根據當時的「邸報」(政府公報)繼續編寫,認為國雖亡了,但史不可亡,保存故國的真實歷史,是亡國遺民應盡的責任。從此,他的著作,署名為江左遺民,原來他名以訓,字觀若,也改名為遷,字孺木,紀念亡國的哀痛。
書寫成了,慢慢傳開了。他家雖窮,但這部書確是件大財富。當時有的人有錢有地位,獨缺少社會名望,很想有部書出版,流傳後代。但寫書要有學問,要花苦工夫。知道談遷生性梗介,拿錢是買不動的,便只好偷了。結果,這部花了二十七年時間、改了六次才編成的書被偷走了,談遷一生的精力白費了。
談遷遭受了這樣嚴重的打擊,傷心得很,在大哭一場之後,下定決心:我的手不是還在嗎?再從頭幹起!
為了保存祖國的真實歷史,也為了通過歷史給後代人以深刻的教育,於是,這位五十多歲的老人,滿頭白髮,背著雨傘、包袱、乾糧、紙筆,跑到嘉善、歸安、吳興、錢塘,向鄉紳大族說好話求情,借書抄書,讀遍了有關的參考書,抄得了所需要的材料,不顧嚴寒,不顧酷暑,以熾盛的精力,像三十年前一樣又投身到學術的戰鬥中。
這樣,經過了四年,他已經六十歲了,又第二次完成了「國榷」的初稿。
但是,還有困難。南方雖然有許多大鄉紳,有些史書可以借讀借抄,畢竟他們注意的是舉業,更多收藏的是八股帖括之類。有好多性質較為專門的書對他們沒有用,因之也就看不到。更重要的是萬曆到崇禎這幾十年的史事,由於黨爭翻覆,各人的立場不同,紀載也就是非不一,同一事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差別很大。崇禎一朝史事,有許多紀載是得之傳聞的,很不可信。要多找書讀,要多找人談,特別是找身經其事的人談,要達到這樣要求,就非到北京不可。
北京怎麼能去呢?沒有路費,即使借到錢,到北京後的吃住又怎麼辦呢?
談遷過去的職業是當官僚的幕友,替東家代寫些應酬文字,辦些文墨事務。例如一六四二年他就膠東高弘圖之聘,作高的記室,一直到一六四五年高弘圖罷相為止,在當時官僚中有些名氣。一六五三年義烏朱之錫進京作弘文院編修,聘談遷作記室,約他一路從運河坐船進京,談遷多年來的願望實現了,一口答應。在北京朱家住了兩年半,除了替朱之錫做些文墨工作以外,便用全力搜集史料和訪問有關史事的人物,補充和糾正「國榷」這部書。
當時在北京有不少藏書家,著名的一個叫曹溶,浙江秀水人,由於同鄉關係,談遷寫信給他,見了面,曹溶答應借書並且介紹別的藏書家。由曹溶的介紹,他又認識了太倉吳偉業和武功霍達。這三個人都是現任官員,都是明朝崇禎時的進士,都收藏了很多外邊不經見的秘書。其中吳偉業熟識明末掌故,親身經歷過許多事變,是當時的大名士,交游相當廣泛,從此談遷便經常和他們往來,問以先朝遺事,一一筆錄。又借到「萬曆實錄」「和崇禎邸報」,和「國榷」原稿核對。
他到北京去的時候是帶著「國榷」去的,把原稿送給曹溶、吳偉業、霍達,要求他們指出錯誤,隨時改正。
此外,他到處訪問明朝的降官、貴族子孫、太監、官僚貴族、門客、城市和鄉村居民,只要有一點線索,就不放過。他還訪問歷史遺跡,如景泰帝和崇禎帝的陵墓,金山明代皇族叢葬地區,香山和西山的古寺等等。從運河北上和南下時,所過城市也都核對史書,紀載有關事跡。到一六五六年回家時,已經記錄了幾千張紙的材料,滿載而歸了。
朱之錫序他的「北游錄」,描寫談遷搜訪史料的情形說:「為了訪問遺跡,登山涉水,腳都起了泡,有時迷了路,只好請看牛的小孩和雇工帶路,覺得很高興,不以為倦,人家笑他也不理會。到一個村子里,就坐下筆記,一塊塊小紙頭,寫滿了字,有時寫在用過的紙背上,歪歪扭扭的,很難認出。路上聽到的看到的,一堵斷墻,一塊破碑,也不放過,只要耳目所能接觸的都用心記下,真是勤勤懇懇,很感動人。」
這兩年多的生活,使他的歷史知識更豐富了,「國榷」的史料質量更提高了。除此以外,他還把所作詩文編成「北游錄」,內容包括在北京時的日記和見聞記錄,北游的旅程,把一部分材料補充了以前所著的「棗林雜俎」。
他在學術上有很大收穫,但在精神上則很痛苦。因為他只是一個窮老秀才,一個替人幫忙的幕客,這樣的身份求人借書,訪人問事都不是很容易的。他在給朋友信中訴苦說:「我不善於說話,年紀又大,北京游人多得像螞蟻,成天去拜訪貴人,聽候接見,往往早上去等到中午,有時得等到晚上才能見見面,簡直受不了。北京氣候又乾燥,到處是塵土,鼻子口腔都髒得很。無處可去,只有離住所兩里外的報國寺有兩棵松樹,有時跑到樹下坐一會,算是休息了。」他早就要回南方,只因東家挽留不放,後來朱之錫奉命修書,想來或者可以看到一些難得秘書,一打聽內閣的書也都殘缺不全了,沒有了指望,便決心回家了。
一六五七年他又應聘作幕友到山西,一來是為了生活,二來也想趁機會去拜哭平陽的張慎言墓。張慎言是弘光時的吏部尚書,高弘圖的朋友,很契重談遷。這年十月,他還沒有到平陽,就病死在路上,年六十五歲。
談遷的「國榷」,三百年來只有傳抄本。二十五年前我因為要查對一些材料,曾在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翻閱了一遍,因為不能外借,沒有機會細讀。想望了這多年,現在中華書局終於把它出版了,這是學術界的一件大好事。對愛國的歷史家談遷說,隔了三百年出版了他的著作,他應該十分高興。對學習歷史的我來說,也是絕好的今昔對比,從前看不到的書現在置擱在我的書桌上,不但有機會細讀「國榷」,而且還能讀到他的「北游錄」,比較深切地瞭解談遷這個人,十分感動,也十分高興。這篇短文的目的,介紹這部書,也介紹這個人。這書的編寫經過,這人對歷史的求真精神和頑強的研究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一九五九年七月十四日